2024年6月25日上午,影视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尹政梁副教授在知韵楼516多媒体教室,和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动画学派”的美学风格与传承创新研究的专题报告。播音主持系部专业教师和2022级、2023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了此次专题报告。
讲座伊始,尹主任首先指出“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的产生来源于动画 艺术家们创造性的劳动,在处理中国传统美学和故事题材的过程中,艺术家们结合动画创作的艺术特性和美学要求,创造性地将这一资源进行了艺术转换。
尹主任在讲座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动画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传统,尤其是“中国动画学派”30 多年来的发展更是风格鲜明地凸显出中国动画的艺术特性。这其中包含了民族化美学的传承与转换、根植于社会文化现实的关照以及彰显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题表达和民族文化身份的塑造等。尤其是民族化美学的传承与转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动画语言,拓展了动画语言的边界和可能性,丰富了世界动画语言的表达,增加了动画语言本体性探索的路径。这也是一系列具有“中国动画学派”风格的动画作品能与世界动画进行对话的根本所在。
接下来,关于中国动画美学的艺术风格,尹主任指出,可以从绘画语言特性、电影语言特性、叙事语言特性三个方面来看。“中国动画学派”在题材的选取和主题的呈现 以及叙事结构的选择上都是极其多元的。题材的 广泛性和民族性决定了主题呈现的多元化特征,尤其是传统文化思想和伦理道德的传承层面影响 广泛。在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上,不仅使用线性叙事和戏剧化的结构,同时还创造出了重复式和段落式、平行式和套层式以及散文诗结构,每一种结构方式的选择都和题材的特点相互匹配。“中国动画学派”在叙事语言上的这一特性,为新世纪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尤其是题材的延续性和互文性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是新世纪“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所在。
关于未来中国动画的创新,尹主任说道,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动画学派”日渐式微,在一浪又一浪的动漫产业化浪潮中逐渐隐退在历史的背景里。新世纪过去的 20 年,中国动画片的类型、数量和片长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在动画片的艺术性上与 40年前“中国动画学派”遥相呼应。“中国动画学派”在长达 30 多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民族化的 动画美学在新的创作环境下也焕发出了新风貌。
最后,尹主任总结到,新世纪中国动画片在借鉴和传承“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的同时,还要继续深入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在遵循动画创作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转化提供有益的路径。还要吸收国外动画创作艺术经验,同时跨越文本局限,充分吸纳小说、电影、戏剧、戏曲等艺术特性,开启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创新尝试,从而为构建 新世纪新的“中国动画学派”积累创作经验和做好学术准备。
讲座结束后,尹主任和现场师生进行互动。